梁送風口技播音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澳門著名電台播音藝人梁送風,從事播音工作廿五年了。 
        他於一九五二年進入綠村電台,當時才十九歲。在這之前,梁送風在香港讀書,經常在學校中演戲,因缺乏女子參加演出,於是他嘗試扮演女角。其後他對口技加以認真的、有步驟的練習,練成表現不同性別、年齡和個性的聲音,主要的有如下九種;少女、中年婦人、老年婦人、丑角、歹角、小生、小童、老角、老公公。以水滸傳人物為定型,(潘金蓮、孫二娘、王婆、武大郎、西門慶、武松、鄆哥、何九叔、宋太公)這九種聲音是分階段按表演需要逐一練成的,其中並無一種是梁送風自己的真正嗓音。梁送風在運用這九種聲音表演時,酷似九個人在一起說話,他扮演得自然而且靈活,在港澳是少有的。
        梁送風在離開學校後,經常參加業餘性的口技表演。其時澳門綠村電台開設,在香港設立辦事處,當時的辦事處負責人是劉衡仲(清平等幾間戲院的前任負責人,人稱八叔,已去世)。劉衡仲認識梁送風後,推薦他來澳進入綠村電台,當時梁送風的口技表演,曾經灌錄成唱片,給綠村創辦人羅保聽過,甚感有趣。
        梁送風的諧劇節目,在綠村電台表演時持續至今廿餘年,節目播出時間,最初是星期一至星期六,下午四半至五時,後來是中午十一時半至十二時,最後階段是下午六時至六時半。據說,他在扮演的各個角色中,最感困難的是少女,那時候的表演是直接播出的,他遇有傷風感冒時,“少女”在聽眾聽來無形中年紀就大一些了。梁送風為求表演迫真,平日留意不同年紀的男女講話時的口形,從而加以仿效。在一人扮演多個角色的諧劇中,最初角色對話的接續比較慢,但後來純熟到差不多跟一個人說話那樣流暢。諧劇中的丑角,是梁送風扮演最純熟的一個角色,說話帶些口吃,這樣處理主要是為了增加喜劇效果而已。諧劇節目的音響效果比較少,比如有時劇中表演到敲門,梁送風通常就近播音室敲幾下桌子,有時劇中確實需要打爛碗的音響,他就從家中將碗帶到播音室,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意外,就是一時碗打不爛,一時打爛了割傷自己的手。
        梁送風記憶中最受聽眾歡迎的一齣諧劇是“烏龍足球賽”,劇中說的是兩個傻瓜,在聽電台足球比賽轉播時,將痰盂當足球來踢,諧劇播出後,聽眾再三來信要求重播。梁送風認為諧劇節目表演容易,找劇本的題材就比較困難,初期的劇本是他自己想出來寫的,後來一個時期,中山客、梁濤兩人,曾經幫他“度橋”。
        一九六六年起,梁送風兼任澳門電台的播音節目。每星期有三日在澳門電台播出節目,最初是中篇文藝廣播劇(仍然是一人扮演幾個角色,但沒有丑角),後來改播諧劇,同在綠村的形式一樣,配樂也是“青梅竹馬”。在綠村方面,他也曾以“江龍”的藝名擔任故事講述,每周播出三日,繼「泰山」,武俠小說之後,現為講述歷史故事。上述在兩個電台中播出的節目,每次時間都是卅分鐘,是錄音後播放的。梁送風在兩個電台中,還擔負過其他的一些節目,一九五四年時,綠村電台的首次現場直接轉播---“吳公儀與陳克夫比武”,就是他負責評述的。此外他也主持過“清晨漫談”節目,並曾與其他藝員合演廣播劇,目前他亦是澳門電台中文節目當值播音員之一。
 

(此稿於1977年8月29日刊在澳門華僑報--陶忘機撰文)